English

少儿图书品头论足

2000-05-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赵晨钰 我有话说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30家出版社设立了少儿读物编辑室,1999年全年新出版的少儿读物共计6000余种,总量达1.5亿册。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少儿读物在出版市场中占有的巨大份额。舆论界普遍认为,如今的少儿读物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不仅是孩子,不少大人也兴致勃勃地阅读。但是,这种繁荣并不能掩盖现今少儿读物品种失衡,选题扎堆,部分领域原创作品空缺等问题。

偏偏有人爱学我!

在数量众多的少儿图书中,面孔或内容雷同的实在不是少数,这除了说明时下选题开发缺少新意,“撞车”频繁以外,盲目跟风、甚至故意制造“巧合”。借风行船,蒙骗读者的恶性竞争也是原因之一。

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为该社品牌书之一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宣传推广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随着该书名气的扩大,出版社获得了巨大的双效益,于是很快便出现了一大堆《××个为什么》。而为什么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个“为什么”,经济利益恐怕是最根本的原因。同样,海天出版社的《花季·雨季》也触发了不少出版社的敏感神经,于是《花季烦恼》、《花季雨季故事》、《赠给花季的少男少女》等一下子全挤上了书架,虽然其中不乏精心编创之作,但在一片“花雨风”中,读者哪里来得及辨别?

业内一位资深编辑指出,一本新题材图书在打入市场的初期需要出版者进行相当大的投入。然而很快这片辛苦挣来的“江山”被其他后来模仿者毫不费力地抢去一半,这种不公平竞争对出版社开发新选题的积极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多的出版社会寄希望于免费“搭车”,这必会导致跟风现象的愈演愈烈,一方面大量同类题材的图书积压,一方面某些品种奇缺,这一现象似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

童话就是外国的好?

《小红帽与大灰狼》、《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许多孩子是在听着父母讲这些童话故事时慢慢进入梦乡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是不少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必备书”。如今的少儿读物市场上,此类选题的图书有几十种之多,其内容差别很小,所比拼的仅仅是装帧、版式等外部因素,然而以中国古代神话、寓言为选题的图书却实在少得可怜。在北京图书大厦少儿部,记者仅仅发现3种此类图书,相比于同柜台陈列的十余种外国古典童话、寓言,实在显得颇为寒酸。一位多年从事少儿图书工作的编辑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外国人比较重视世界范围内的品牌经营,“安徒生”、“格林兄弟”的品牌知名度较高,读者容易买帐。其次,外国古典童话版本比较固定,可以节约出版成本和时间,因而较受出版社青睐。而中国神话乃世代相传,年代久远,版本多样,考证比较困难。甚至曾经出现过同一套书的两个分册中关于盘古是一个人还是一对兄弟的说法都自相矛盾的现象。再次,从某种角度看,外国古典童话较之中国古代神话更具有天真浪漫的童趣,或许更贴近低龄孩子的阅读口味。

但是,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了无数代炎黄子孙成长的传统儿童文学遗产被如此地漠视和荒芜总是令人心痛的,而如何开发这一选题,还需要有关人士的思考和努力。

你的文库就必读?

减负以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人文素质的呼声时常见诸报端。于是,市场上很快出现了种种“学生必读文库”,且大有继续增长的势头。但是,这些学生必读文库所收书目差别较大,许多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到书店选书时,常常被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从。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必读”书目,谁说了算?

王泉根教授认为,将有特色、有启发的好作品收集在一起推荐给学生读,有助于他们开阔眼界,同时也减少了选书的盲目性。但目前图书市场上的一部分所谓的“学生必读文库”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辅,其所收文章还是围着教学大纲打转转儿。据称,有出版社为冲减“减负”所带来的利润损失,匆忙找些人在极短时间内就“攒”出一套文库,在选文上显然缺少推敲,其指导性实在值得怀疑。这些书的出现,让本就不甚明白的家长、学生更加一头雾水。有人提出,有关方面是否应该为众多的“学生必读文库”把把脉,来个“必读”权威性排行榜,否则岂不是坑了读者,委屈了真正用心的出版社,便宜了钻空子的?

同时,如今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去上这样或那样的艺术班,一心想让孩子今后成为“××家”。但是,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要求孩子对音体美等多方面都有所了解,可眼下市场上少儿音体美普及读物实在难寻。王教授分析说,这一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此类书确实出得少,另一方面是书店认为不好卖,不愿进货或不上架,致使本就稀有的品种更加发行无门。但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读者对此类书的需求有望加大,市场将有望拓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